个人信息安全:大数据时代下的人肉搜索

2018-11-27 15:53


大数据时代,人人都可以利用微博、论坛发布自己的观点,利用新媒体自由传播观点。在大数据与新媒体结合的时代下,网络为每个人提供了可以参与、可以传播观点的平台,然而同时也为舆论暴力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个人信息安全屡遭侵犯。广东人肉搜索第一案正是力证。

案例简介

2013年,广东某服装店蔡某因怀疑徐某在试衣服时偷了一件衣服,将徐某在该店的视频截图发至网络,并配文“穿花花绿绿衣服的是小偷,求人肉,经常带只博美小狗,麻烦帮忙转发”,而该微博发出仅一个多小时,徐某的个人信息就被人肉出来,包括姓名、所在家庭、家庭住址和个人照片全部被曝光,并且这些信息也被服装店主蔡某用微博发出。随后网络上充斥对徐某的谩骂与侮辱,同时引起了徐某同校同学对其的非议。两日后徐某跳河自杀,同日徐某父亲报案称其女儿徐某因他人在微博上诽谤是小偷造成恶劣影响自杀。民警遂对蔡某进行盘问,将其抓获归案。案发后,蔡某与徐某父母达成和解协议书,蔡某一次性补偿徐某父母12万元,最终法院以侮辱罪判处蔡某一年有期徒刑。

案件分析

从该案可以看到,个人信息安全与个人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在大数据网络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为不良信息的集散地,衍生出了恶性“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现象。微博、微信等大型网络平台具备大量用户,用户在平台的一举一动都将被记录,相关信息的收集即使未经用户同意也被收集,用户无法得知与控制。大数据的经济价值已经不仅仅在于其的基本用途,更在于它的二次利用。

大数据时代下新媒体传播社会舆论的效率非常高,而网络暴力的发生也并非仅仅由于个体行为,在网络暴力中,理性声音被埋没。激进偏激的言论占了上风,最重要的是责任的分散化助长了这种偏激的意见。所谓责任分散化是指当个体被要求完成一项任务时,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强,但如果是一个群体被要求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群体中的个人的责任感就会变弱,此时就会出现推卸责任、遇到困难就退缩、法不责众的心理。在网络暴力事件中,我们能看到这种近乎狂欢式的偏激言论正是由于责任分散化造成的。然而这种后果难以抑制,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树立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在信息不实或信息遭泄露时,通过正当途径维护权益,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对网络暴力说不,将个人信息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里。

严正声明:本文章内容为佑碧艾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LEB)原创作品,LEB对该作品享有全部著作权。欢迎转发,如需以任何形式转载请注明作品出处及标注作者(LEB)署名,违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推荐新闻
会员升级
会员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