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务培训:中国企业应如何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

2018-08-02 15:48


       自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而随着中国企业海外市场份额的扩张,与他国产生的贸易摩擦也在日渐增多,其中不可忽视的一块就是外国企业频繁拿起知识产权武器向中国企业发起挑战。美国对中国的发起的301、337调查几乎围绕的就是知识产权问题,中国企业在处理国际知识产权纠纷上的乏力凸显出了我国企业欠缺知识产权纠纷应对的能力。频繁的知识产权纠纷不仅给涉案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还损害了中国制造的国际信誉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对此,企业法务培训将对该问题进行一系列分析,以期为中国企业法务提供一定帮助与建议。

       今天企业法务培训主要围绕中国企业遭遇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类型及特点进行分析介绍。首先看纠纷类型,中国企业在海外所面临的知识产权纠纷包括多种类型。从纠纷所发生的地域来讲,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主要发生于知识产权制度发展较为完备的西方欧美发达国家,以美国和欧洲最为频繁。从纠纷处理路径的角度,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知识产权司法途径所解决的纠纷;另一类是通过知识产权行政途径所解决的纠纷。知识产权纠纷传统上主要是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也就是知识产权诉讼,但近年来通过知识产权行政途径处理的纠纷逐步增加。通过知识产权司法途径解决知识产权纷争,是欧美国家主要的知识产权解纷模式。这既包括知识产权诉前的律师函警示、诉前临时禁令,也包括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无效诉讼等。知识产权司法途径解决纠纷,不仅是许多国家主要的纠纷解决方式,更是美国等国家唯一的终局解决方式。在美国,无论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337调查”,还是美国海关的边境措施,其最终的纷争解决途径都是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和美国最高法院的司法程序。

       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创新能力与知识产权实力仍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由此遭遇的知识产权纠纷数量巨大,那么这些知识产权纠纷都具有哪些特点?首先,中国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纠纷形式多样。欧美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相对较高,知识产权纠纷的类型也更趋多样化。早期的知识产权纠纷主要体现为诉讼方式,但近年来表现出了多种方式齐头并进的势态。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权利人为阻击外来竞争者,会首先通过律师函的方式予以警告,待收集足够的情报和信息后,再向法院提起诉前禁令、起诉、乃至发起行政调查程序,甚至发动刑事诉讼程序,多管齐下,对中国企业形成多重压力。其次,中国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纠纷发生的区域也更为集中。

       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激烈竞争主要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相应地,知识产权纠纷高发的地区也集中于这些区域。再次,中国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纠纷费用高昂。欧美发达国家因其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在知识产权许可、侵权赔偿方面也同样条件高、费用高。同样,在欧美国家知识产权纠纷产生的成本也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以美国为例,美国法院一项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的律师费用一般是500万美元左右,而一项“337调查”的律师费也同样不菲,超过千万美金的律师费用在知识产权诉讼中司空见惯。另外,应诉主体还需支付一定数额的诉讼费。尽管该部分费用在胜诉后可能会由对方承担,但如此高昂的律师费用与诉讼成本,让很多成长中的企业不堪重负,可能会导致企业财务状况的迅速恶化,给其造成巨大的应诉压力。最后,中国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纠纷处于一个微妙时期。知识产权诉讼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打击竞争对手的手段,更是一种胁迫和获取收益的方式。目前专利流氓、专利怪物在海外盛行,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一种专业化的盈利方式。知识产权权利人通过威胁、要挟中国企业提起知识产权诉讼或启动知识产权行政程序,逼迫对象企业以其提出的高价格条件达成和解或是签订授权许可协议,获取巨额收益。

       严正声明:本文章内容为佑碧艾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LEB)原创作品,LEB对该作品享有全部著作权。欢迎转发,如需以任何形式转载请注明作品出处及标注作者(LEB)署名,违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推荐新闻
会员升级
会员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