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 16:44
7月23日,由LEB法务平台主办的“广告反作弊法律实战:品牌方如何应对流量欺诈与维权取证”专题研讨会在上海圆满落幕。本次活动聚焦数字营销中的流量作弊乱象,特邀垦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王琼飞律师担任主讲嘉宾,从行业痛点、法律条款、举证鉴定到实战案例,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深度分享。
行业寒冬下的流量作弊之痛:13.55%增速背后的阴影
王律师开场便引用《2024中国互联网广告数据报告》核心数据:“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达6508.63亿元,增速13.55%“,但移动端虚假点击、展示量虚增等作弊问题正蚕食行业信任。
如今,虚假流量已成为数字营销的“灰产毒瘤”。基于多年的互联网法律从业经验,王律师揭露了作弊手段的多样化:机器刷量(模拟点击、虚假IP)、技术篡改(劫持流量、伪造转化)等等,现场与会者频频点头,原来许多“高转化”数据背后竟藏着这样的猫腻!
案例直击:王律师亲办案件全复盘——从数据迷雾到胜诉逆转
王律师以其亲办的金融APP推广案为例,还原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数据破局战”。现场观众屏息凝神,跟随王律师的讲述,直面办案中的四大生死关卡——
关卡1:“后台数据能被采信吗?”与“流量推广方的数据拉锯战
关卡2:“数据有哪些异常信号?”与黑产的技术对决
关卡3:“数据异常=作弊?”高度盖然性
关卡4:“损失怎么算?推广费退回?违约金计算?”
最终法院判定,“流量推广方”存在数据作弊行为,驳回“流量推广方”所有诉讼请求,且“流量推广方”应退还“流量购买方”服务费200余万元,并赔偿违约金约350万元。
反作弊条款设定:从合同源头堵住漏洞
王律师强调:“合同是维权第一道防火墙。” 基于丰富的实战经验,他详细拆解了广告主与推广方协议中的关键条款,包括明确作弊场景、定义作弊行为、明确不限定作弊行为的起诉期限、责任分配条款等。
如何举证作弊?法律视角下的“破案”逻辑
举证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王律师结合实务经验,系统梳理了“三位一体”的举证方法论,强调广告主需构建“自有监测+第三方验证+多维收集”的全链条证据体系:
ü建立自有监测系统:固化第一手证据
ü第三方监测机构:提升证据公信力
ü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维度地收集广告投放数据
流量作弊的攻防战仍在继续,但通过法律合规、技术手段与行业协作,我们能够为数字营销筑起更坚固的“防火墙”。期待未来与更多伙伴携手,让每一分预算都花在真实用户身上!
[ 2025-07-25 16:44]
[ 2025-07-14 13:53]
[ 2025-07-10 13:48]
[ 2025-06-23 15:11]
[ 2025-06-23 15:09]
[ 2022-02-28 15:22]
[ 2023-04-28 10:00]
[ 2023-04-25 10:00]